8月25日,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,由黑龍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、黑龍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的長篇紀實文學《罪證731》出版發布會,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舉辦。
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、《文藝報》原總編輯梁鴻鷹,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、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、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春雷,著名作家、翻譯家、中國作家協會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艾克拜爾·米吉提,中國煤礦作家協會副主席、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徐迅,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、團結出版社原總編輯唐得陽,中國傳記文學學會理事、報告文學和傳記作家陳家忠,黑龍江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、副主席趙儒軍,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原主任、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志,七三一問題研究專家、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、特約顧問金成民,大興安嶺地區作家協會秘書長、《北極光》文學雜志社主編劉薇,本書作者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劉書良;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出版處副處長吳杰,黑龍江出版集團黨委委員、黑龍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、總編輯金海濱,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社長侯擘等專家和領導出席了活動。
《罪證 731》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、遺址為聚焦點,進行深入罪證挖掘與歷史還原,作品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學表達。以史為鑒,《罪證731》的策劃出版是對歷史事實的深刻回望,是對歷史細節的深沉審視,更是對銘記歷史、珍愛和平的深切呼喚。
會上,《罪證731》作者劉書良分享了該書的創作歷程。他表示,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,自己有責任以文字再現這段不容忽視的歷史,讓曾經的苦難不被時間湮沒。他希望這部作品能夠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,化作一束反思人性、照亮未來的警示之光。
金成民從歷史見證與展覽研究的角度,對本書在史實的準確性、思想的深刻性與社會傳播力等方面寄予厚望。他認為這部作品能夠從文學的角度,為那段被刻意掩蓋的黑暗歷史提供進一步的鐵證,希望本書的出版成為對于這段歷史進行系統性、創新性研究的新起點,能夠形成系列,形成規模,持續發力、久久為功。
何偉志認為作品主題鮮明,考證嚴謹,結構合理,既尊重史實又兼具文學性,樹立了正確的世界史觀,且可讀性強,是近年來七三一部隊歷史相關作品中一部難得的佳作。
梁鴻鷹對本書給予高度肯定,表示這是一部采用“罪證拼圖”式敘事結構,通過三重證據鏈的編織,使歷史的宏觀敘事與個體命運產生共振,讓讀者既看到細菌戰的系統性罪惡,也觸摸到每個受害者的生命溫度,讓歷史真相從灰燼中重生的作品。
李春雷從作者獨特經歷的角度出發,認為本書在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反人類罪行方面極具敏感性、深刻性,突破了以往出版物對于史料的簡單梳理,具有獨特的視角和高度,對于人們回顧歷史、反思歷史、端正大歷史觀意義非凡,是一部極為難得的紀實文學作品。
艾克拜爾·米吉提結合自己的創作經歷,從反人類戰爭的高度對本書給予高度肯定,認為這是一部具有獨特歷史價值的作品,建議能夠走出國門,讓世界看見這段真實的歷史。
唐得陽強調,講好中國故事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使命。《罪證731》正是從民族苦難的歷史中走來,將我們曾經歷的反面故事傳遞給更多受眾。我們要持續挖掘并弘揚更多中國人奮發圖強和善良光輝的優秀作品。
徐迅認為,從讀者的視角來看,這本書給人一種震撼的沖擊力。書中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,真實的再現了中華民族那段苦難的歷史,情節扣人心弦,是一部沉重的大書。
陳家忠表示,這部紀實文學作品以嚴謹的史料基礎、深刻的人性剖析和強烈的現實關懷,成為記錄七三一部隊罪行的重要歷史文獻,不僅填補了相關研究的空白,還具有特殊的警示意義和教育價值。
劉薇表示,作品通過呈現七三一部隊的罪行,那些被挖掘出的罪證文物、那些被還原的歷史細節,通過作者的筆觸凝聚成民族記憶的重要載體,告訴我們只有銘記黑暗才能夠珍視光明。
趙儒軍從《罪證731》的主題和影響力的角度,對其出版價值和作者的權威性給予高度認可。他認為,在揭露七三一部隊反人類罪行的關鍵歷史節點,這本書的推出是對歷史的敬畏、對受害者的告慰,更是捍衛人類尊嚴、防止歷史重演的重要舉措,充分體現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的文化擔當。
與會專家從文學創作、史學考據、價值傳播等多個維度展開深入探討,對文學創作的深刻理解、對敘事藝術的精準把握、對時代脈搏的敏銳感知,為《罪證731》書稿從文學表達、結構框架和藝術感染力層面帶來高屋建瓴的指導。七三一部隊歷史專家多年來嚴謹求索、深耕不輟,為書稿在歷史資料、內容深度和學術嚴謹性等方面奠定了最堅實、最可靠的基礎。我社將全力做好《罪證731》的出版工作,力求使其成為一部經得起時代和歷史檢驗,能夠告慰遇難同胞、警示后人的文學力作,以此紀念那場偉大的勝利,捍衛不容忘卻的真相。